格林研究部 | 11月第三周策略周报
10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11月14日统计局公布10月经济数据。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预期5.3%,前值5.8%。中国1-10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预期5.4%,前值5.4%。中国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10.3%,前值10.5%。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预期7.9%,前值7.8%。整体来看,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当前国内经济整体仍有进一步回落压力,另外一方面,今年以来稳就业政策逐步落地,失业率趋稳。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0万人以上的目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部分地区猪肉价格有所回落,但依然值得观察,猪价上行风险并未完全解除。一方面,近期决策层高度关注猪肉供应和价格问题,通过促进生猪生产,多渠道增加肉类供给,妥善实施冻猪肉准备投放等手段,从供给端出发,缓解了猪肉供需紧张的格局。另外一方面,猪肉价格的回落也来自于季节性回调。
当前由于供给原因引发的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推动明年CPI中枢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从目前看,猪肉价格问题的影响对央行来说还是一个在观察的因素,预计也不会导致货币政策转向收紧,但其演进程度对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可能造成影响。
从当前来看,猪肉价格上涨已经有逐步扩散到食用油,牛羊禽肉,水产品,蛋类等食品类分项的迹象,目前尚未向非食品分项扩散。但是未来仍需要密切关注油价和非食品类价格的变动趋势。
从历史上看,2006-2008年和2010-2011年通胀快速上行阶段,猪肉本身也都是推动CPI上行主要分项。从2006-2008年阶段看,猪肉价格上行之后可观察到CPI中的鲜菜,租赁房房租,水电燃料,家庭服务和中药等二级分项价格上升。而在2010-2008年阶段,猪肉价格上行后,可观察到CPI中的水产品,蛋类,鲜果,酒类,服装,水电燃料,家庭服务,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中药等二级分项价格上升。
未来央行通过LPR价格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通过MLF,TMLF等结构性工具灵活调节流动性预期将成为常态,而在当前阶段,通胀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上行风险也都将得到关注,其利率调整幅度预计也将有限。
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尚难言见底、通胀预期存在上行风险、股票市场供给增加、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时间尚不确定、当前盈利兑现却并不充分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市场短期仍将以震荡下移态势为主。但这些对市场的制约因素目前看基本是阶段性的,我们对中长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趋势以及流动性状态依然抱乐观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当前投资者只是需要等待时机。我们认为,随着接近年底,我们认为这个阶段的配置需要在兼顾景气之外,也要在今年表现滞后、估值较低的板块中寻找逻辑及验证。行业重点关注:家电、风电、保险、地产、建筑、养殖、食品等,主题建议关注自主可控、国企改革等。
声明:以上观点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购买公司旗下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